20190620101627814
电话:0756-3667786
LOGO

石油石化科技创新十大进展公布 中缅天然气管道入选 - 水暖配件资讯 - 水暖配件网

浏览:363 作者: 来源: 时间:2024-12-08 分类:新闻
   5月12日上午,由中国石油学会举办的“2015—2016年度中国石油石化科技创新十大进展”发……来源:中国管道商务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5-13 10:04:58
石油石化科技创新十大进展公布 中缅天然气管道入选
水暖配件网 2017-05-13 10:04:58 中国管道商务网
水暖配件网】 5月12日上午,由中国石油学会举办的“2015—2016年度中国石油石化科技创新十大进展”发布会在京召开。会上公布了“中缅天然气管道设计施工及重大安全关键技术”、“涪陵海相页岩气高效开发关键技术”等十大进展项目。 据了解,本次“十大进展”评选活动共收到各团体会员、分支机构和地方学会推荐候选项目62项,经秘书长会议审核筛选出30项,由学会常务理事、理事组成的涵盖各专业领域的60位初评专家进行了函评,投票选出20项作为初评结果在网上进行了公示。4月21日召开了终评会,由院士、专家共15人担任评委,评选出了“2015—2016年度中国石油石化科技创新十大进展”结果。 会上,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赵政璋对入选的“十大进展”项目成果评价称,理论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促进本学科发展作用明显;前沿技术成果突出,推动本学科技术进步显著;在石油石化领域生产应用效益好,获得的社会评价高,对中国能源保障贡献大。 获得本次“十大进展”评选结果如下。 ——5000万吨级特低渗透-致密油气田勘探开发与重大理论技术创新 该项目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等8家主要单位、杨华等18位主要贡献人共同完成。创新发展了陆相三角洲油气成藏理论和勘探技术,研究发现了广覆式三角洲砂岩储集体,首次构建了低压特低渗-致密油气成藏模式;创新了黄土沙漠区高精度地震含油气砂体预测与测井定量评价技术,指导发现三个新增地质储量超10亿吨大油区和一个3.5万亿方大气区。为年产5000万吨油气、保障我国能源供给和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古老碳酸盐岩勘探理论技术创新与安岳特大型气田重大发现 该项目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等4家主要单位、杜金虎等18位主要贡献人共同完成。首次提出并发现了四川盆地晚震旦-早寒武世发育大型裂陷和生烃中心,盆地模拟资源量达5万亿方;首次创建了古老碳酸盐岩沉积新模式并揭示了成储机理,新发现了两套规模储层,有利叠合面积达8000km2;首次提出了以裂陷为核心的古老碳酸盐岩“四古”成藏理论,发现了我国地层最古老、热演进程度最高、单体储量规模最大的安岳特大型气田。对我国大力加快发展天然气产业、实现绿色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海上稠油油田高效开发技术 该项目由中海油研究总院等4家主要单位、张凤久等18位主要贡献人共同完成。通过攻关研究,实现了海上斜井井间地震采集与处理技术等10项关键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将稠油采收率提高5-10%,为提高稠油储量动用程度、增加经济可采储量和油田的持续稳产增产提供核心技术支撑。推动我国海洋稠油开发进入崭新阶段,持续引领世界海上稠油开发新方向。 ——涪陵海相页岩气高效开发关键技术 该项目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等5家主要单位、焦方正等18位主要贡献人共同完成。高效开发了我国首个也是目前最大的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创新形成页岩气层精细评价等6项关键技术,创新形成了页岩气水平井组优快钻完井技术与山地“井工厂”钻井作业模式;创新形成了页岩气长水平井高效分段压裂试气技术,走出了我国页岩气自主创新发展之路。 ——中缅天然气管道设计施工及重大安全关键技术 该项目由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等3家主要单位、张文伟等18位主要贡献人共同完成。构建了管道悬索跨越结构的抗风理论和设计方法;创建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油气管道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理论;研发了X70大变形钢管环焊工艺、冷弯工艺参数和模具,创建了管道并行敷设间距确定方法及标准,实现原油、成品油、天然气三管并行,保障了国家西南能源通道顺利建成,为落实国家能源战略做出了重要贡献。 ——LCO选择性加氢-催化裂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或芳烃料(LTAG)技术应用 该项目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等两家主要单位、毛安国等18位主要贡献人共同完成。创新性开发了LCO多环芳烃的低氢耗定向加氢与选择性裂化反应高效集成技术及其配套催化剂;开发了LCO烃类组分定向加氢控制新技术;首次开发加氢LCO选择性催化裂化毫秒反应区,实现了加氢LCO高转化率和汽油高选择性。本项技术易实施,投资低,见效快,具有良好推广应用前景,并为我国炼油新技术开发探索了一条新路。 ——超深水平井钻完井技术 该项目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等4家主要单位、曾义金等18位主要贡献人共同完成。创立了滑动导向钻井中硬地层间歇送钻及高精度轨迹控制技术,研发了高温高密度低摩阻水基钻井液技术,创新超深水平井高效钻井及安全控制技术,研发了化学固结堵漏材料与体系,堵漏成功率100%。创新形成了超深高温高压高酸性水平井的安全高效钻完井技术,使国内超深井钻井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延安气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与创新 该项目由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等两家主要单位、王香增等17位主要贡献人共同完成。形成了非震条件下以有效层定量表征与动态预测技术、快速高效立体式多井型开发方式为主的井位优化技术,研发了防漏失钻井液和超低渗透钻井液体系,发明了针对低孔超低渗储层的CO2清洁泡沫压裂液体系,创新发展了VES-CO2泡沫压裂工艺技术。项目取得的创新性认识与成果,有效指导了延安大气田的发现。 ——大型海洋油气平台组块浮托安装创新技术 该项目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李怀亮等18位主要贡献人共同完成。创新形成了大型组块高位浮托安装技术、动力定位浮托安装技术和低位浮托安装技术;创新形成了超浅水T型驳船浮托安装技术。实现了组块安装重量从8500吨到32000吨,作业水深从不足8米到190米,施工海域从国内的渤海湾到南海。形成了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完整的浮托安装技术体系,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有力的促进了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 ——高密度宽方位地震勘探技术创新及重大成效 该项目由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唐东磊等18位主要贡献人共同完成。创建了地震波场“充分、均匀、对称”的空间采样新理念,形成了高密度宽方位地震观测新技术;首创了可控震源用户定制的动态扫描激发技术;发明了高效采集混叠干扰压制、宽方位五维处理及海量数据计算方法;创新了面向地质目标的五维道集模板叠加技术。该技术在国内13个油田、国际25个油公司得到推广应用,占领了50%的国际陆上高端市场,为我国地球物理勘探学科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记者 白璐)
【打印】 【关闭】
文章关键字: